业界风向:人脸识别有望成为支付领域的新“风口”
发布时间:2017/05/17 资讯动态 浏览次数:1586
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发起的一个留学生民间调查视频火了,来自“一带一路”上的20国青年票选出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即: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受访的外国青年纷纷表示,新“四大发明”也是他们最想带回祖国的生活方式。这些外国留学生口中几乎都提到了支付宝,出门不用带钱包,很方便也很安全。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体验着被外国人奉若珍宝的“发明”,不用带钱包就能出门,一部手机便可支撑起日常生活。在外国青年感叹于移动支付的方便快捷同时,人脸识别支付已经成了支付圈新的发展目标,试想一下,无需现金也无需手机就可以完成整个支付流程,这样的生活场景是不是很酷炫呢?虽然距离全民“刷脸支付”还有一段距离,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现在已经可以安全应用于金融交易。
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中逐渐开始流行的一种识别技术,它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验证。对人脸使用摄像头/摄像机采集视频流/图像数据,并自动在图像数据中跟踪和检测人脸,从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比对的一系列相关技术,也可以叫做面部识别、人像识别、脸部识别。人脸识别是基于脸像的身份鉴别,旨在使计算机具有通过脸像来鉴别身份的功能,与其它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具有直接、友好、方便的特点,是最自然直接的手段,易于为用户所接受。
人脸识别成支付界变革新趋势
人脸识别技术旨在为用户提供在线支付的认证方式,且用户在购物时还能享受赚积分和兑换奖品等会员福利。这个系统似乎可以通过蓝牙检测到用户所在的位置,同时也需要商店里配备摄像头来为给顾客拍照。这个系统不会保存用户的照片,它只是跟顾客之前提供的照片进行比对后实时将照片删除。其实,刷脸支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3年9月5日,刷脸支付系统就在中国国际金融展上亮相了。刷脸支付系统基于生物识别平台,将自主知识产权军用级别的人脸识别算法与现有的支付系统进行融合,对接了我们生活中涉及到交易、支付、转账和结算的环节。在支付时人们不再需要银行卡、存折和密码,甚至是手机,只需要对着摄像头点个头、露个笑脸,刷脸支付系统将会在几秒内完成身份确认、账户读取、转账支付、交易确认等一站式支付环节,为用户创建更棒的支付体验。2013年,芬兰创业公司Uniqul推出了史上首款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该系统不需要钱包、xinyong卡或手机,支付时只需要面对POS机屏幕上的摄像头点个头,并点击确认即可。Uniqul借助于人脸识别技术,希望创立“世界上最快速的支付系统”。Uniqul公司称:“你走到支付设备旁边后,我们的算法会在幕后对你的生物度量数据进行处理,找到数据库里你的账户。整个交易能够在5秒钟之内完成,通常你拿出钱包都需要这么长时间。”
在2015年的汉诺威IT博览会(CeBIT)上,马云为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中国副总理马凯演示了蚂蚁金服的Smile to Pay扫脸技术,并当场刷自己的脸给嘉宾买礼物。马云选择的礼物是淘宝网上一枚1948年的汉诺威纪念邮票。他用手机登陆淘宝,首先选择产品,再进入支付系统,确认支付后出现扫脸的页面,然后扫脸(拍照后)后台认证,接着显示支付成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看似简单的刷脸支付终于不再是演示技术,实现了真正的落地使用。目前,支付宝已经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应用了人脸识别支付,此前百度也通过“最强大脑”节目证明了机器人的人脸识别能力要明显高于人类。从ATM机到餐馆酒店,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已经在一系列实用案例上取得了成功。